【課程推薦】即課引導:60秒吸睛實用技巧
要知道一個講者講的精不精彩,
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方式,
就是去調查聽眾的手機電力,
因為,聽眾手機的電力,
和講者說話的吸睛程度成正比。
不管你信不信,總之我是信了。
所以為了追求講課吸睛的更高境界,
我報名曾培祐老師和莊越翔老師合開的
「即課引導:60秒吸睛的實用技巧」
先說結論:
如果你是像我一樣要靠嘴巴吃飯,
需要大量講課、帶活動、辦工作坊,
這門課會讓你一站上台,就成為全場焦點。
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,
吸睛,成為兵家必爭之地。
ㄧ、如何吸睛?你需要8大吸睛元素
再好吃的雞肉吃多了都會吃膩,
所以你需要加點調味,
胡椒鹽、孜然、辣椒都好。
少了,饕客會膩;多了,雞肉走味。
這罐調味料就是「吸睛元素」。
這是培祐老師的精彩類比,
一堂50分鐘的課,25分鐘就設計吸睛點,
就會有效提升聽眾的注意力。
那要怎麼做呢?
培祐老師提出了「8大吸睛元素」,
像是競賽、博弈、限制、聚焦元素等。
以「博弈」元素為例,
就是模擬博奕的氣氛和規則創造刺激感,
像是請人上來回答問題,聽眾押注,
賭他們誰會贏,就能引發懸念,有效吸睛。
二、如何引導?你需要5F問題引導法
提問非常重要,
厲害的講者不是滔滔不絕,
而是懂得如何有效提問。
但是要怎麼問,
才不會讓問題石沈大海,毫無回音呢?
越翔老師提出5F問題引導法,
提問最大的盲點就是想到什麼問什麼,
常常不是聽眾不答,而是不知該怎答。
所以解決提問的兩個方法,
ㄧ是降低難度,二是層層推進。
5F問題引導法屬於後者,
分別是「事實」、「感覺」、「發現」、「應用」、「創意」。
沒有固定的順序,但5F的好處在於,
講者可以清楚聚焦自己的問題意識。
「巴菲特的成就是什麼?」這是事實問題。
「你從巴菲特年輕時出租彈珠台的故事,發現什麼他什麼特質?」這是發現問題。
「如果要你賣一顆蘋果,你會怎麼賣?」這是應用問題。
你看,當我們懂得聚焦問題層次,
就能問出好問題,引導聽眾反思和回饋。
對我而言,老師有三種境界
第一種境界,叫「會講」,聽眾如癡如醉;
第二種境界,叫「會問」,聽眾深刻反思;
第三種境界,叫「會變」,聽眾刻骨銘心。
我停留在第一種境界很久了,
上完這門課,我決定啟程了,
朝著第二種、第三種境界飛奔而去,不再回頭。